来源:全国外贸物流岗位专业培训与考试中心 2014年04月22日 作者:系统管理员 浏览数(2906)
面向我国“十二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通过对我国外贸物流专业人才需求状况的分析,对于外贸物流专业人才来说,能力应该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品质三个层面。从能力的涉及范围看,应包括专业知识能力、行为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方面。据此,外贸物流不仅是简单地会运用所学的仓储知识、配送知识、运输知识、物流信息技术等完成国内物流业务的操作;而且要求具备基本的国际物流知识与专业技能,完成外贸物流业务的操作,如国际商品与物料的储存、保管、包装和装卸业务,出入境商品检验检疫业务,国际货物的通关业务,集装箱运输和国际多式联运业务,国际货运代理业务,国际货物运输保险业务等的操作;还要具备较好的专业品质与社会能力。
1.在知识能力方面,应该掌握:
(1)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掌握国际贸易方式、国际贸易术语、国际支付与结算和国际商务谈判等国际贸易知识,熟悉进出口业务流程,包括报关、报检、退税及单据流转等业务流程。
(2)国际货物仓储与运输专业知识。掌握国际货物仓储与库存管理理论知识及相关作业流程;熟悉国际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的操作流程和规则,能设计出切实可行、安全快速、经济有效的国际货物运输方案,包括对运输方式、运输工具、路线与人员等进行统筹安排。
(3)外贸物流成本管理知识。物流服务涉及多个环节,包含不同的成本及费用。物流专业人才应熟悉这些成本的种类、数量和度量,具有物流项目成本核算、分析知识。
(4)风险防范与安全管理知识。国际物流涉及多个环节和多种运输方式,作业过程中存在许多风险和安全隐患,作业人员必须具备安全管理和货物保全的知识,采取必要的风险防范措施,以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5)国际法律法规政策。熟悉与国际物流相关的国际公约、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通晓国际贸易规则,尤其是WTO规则,并要熟悉不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规定。
2.在行为能力方面,要求具备:
(1)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从日常沟通、商务谈判到合同签订,英语广泛应用在国际物流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外贸物流从业人员不但能够熟练使用英语与客户进行口头和书面准确的沟通,还要具有草拟和设计外文合同的能力。
(2)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系统是整个物流运作系统的神经中枢,指挥和控制着物流的有效运作。必须掌握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物流作业中能够综合应用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效率。
(3)国际市场分析能力。外贸物流是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以实现各国之间的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活动。这要求外贸物流人才在复杂的国际经济背景环境,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与精准的分析能力,应对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变化,防范各类风险,做出准确判断和抉择。
(4)学习能力。为了保持职业的竞争力,外贸物流专业人员应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
3.在社会能力方面,要求铸造:
(1)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包括:以客户服务为中心,高度的诚信,良好的行为规范等。
(2)良好的人文素质,沟通与协调能力,包括人文、地理类,经济、科技类,社会类知识的学习培养,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技巧等。
(3)高效率的团队合作能力,物流服务具有顾客参与、多个主体参与的多个环节的特点,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与人协调沟通,与上下游环节岗位人员进行协作的能力。